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特首冀社福組織發揮凝聚力量

最近的文章

照顧者支援專線即將開通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施政報告提出加強支援照顧者的措施陸續落實,包括把低收入家庭照顧者的現金支援恆常化並提高金額,約一萬名照顧者受惠;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也即將開通。   孫玉菡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表示,對社會近日發生的家庭悲劇感痛心,也非常關心。針對這些家庭,社會福利署第一時間跟進並提供必要輔導和支援。   他指,隨着人口高齡化,照顧者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即將開通的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會為來電者提供輔導,也會提供外展服務和服務轉介。當局也會設立一站式照顧者資訊平台。   此外,當局將開展為期三年的全港宣傳活動,以喚起公眾對照顧者的關注。孫玉菡表示,若鄰里之間多走一步,多撥一個電話,很多悲劇或可及時挽回。 http://dlvr.it/SpntYr

粵港推進兩地養老服務交流合作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與廣東省已達成協議,共同推進粵港兩地養老服務領域交流合作與優勢互補。特區政府會繼續推動與內地城市在福利服務等範疇的合作,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適切支援。   以下是行政長官李家超5月29日在香港社福開新篇高峰會暨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成立典禮的演辭:   尊敬的鄭雁雄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柳拯副部長(國家民政部副部長)、張晨廳長(廣東省民政廳廳長)、管浩鳴主席(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主席)、譚贛蘭主席(香港社福開新篇高峰會暨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成立典禮籌委會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今日我很高興出席香港社福開新篇高峰會,並和大家一起見證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的成立。   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報告亦指出要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是源自於去年第五波疫情期間,社福界發起的香港社福界聯合抗疫大行動,當時有200多個機構支持,令疫情下有需要的市民得到適切的支援,共渡時艱。   大行動的發展亦逐漸變得多元化。去年下半年,大行動為社福界舉辦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二十大精神研習班,共有3,000多人參加,成績有目共睹。   今日,大行動發展成為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繼續秉持團結和諧的理念,廣泛凝聚社福機構,鞏固提升業界與特區政府的合作,展示香港社福界的嶄新形象。   今日的活動由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社會福利署、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聯合舉辦,加上各位海內外嘉賓見證,不但標誌着社福界心連心團結合作,亦標誌着社福界與特區政府、全港市民、祖國人民,以至世界上有需要的群體都一樣心連心。   我衷心祝賀心連心的成立,期望你們繼續發揮團結作用,凝聚社福界力量,與特區政府共同推動社會福利事業躍上新台階。   今日的高峰會匯聚來自香港、內地及海外的嘉賓就社會福利議題分享,聚焦探討貧有所扶、障有所援、老有所依,正是特區政府福利政策的目標。   我知道高峰會的報名情況十分踴躍,除了現場約500多位參加者,更有近10,000名來自香港社福界的同工、內地和海外的朋友線上同步參與,可見大家團結同心,以實際行動支持香港社福界打開新篇章。

跨境移植機制無損港器官分配制度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不會影響內地和香港各自現有的器官分配制度,反而有助希望捐出器官的人士完成心願,挽救他人生命。   盧寵茂今日出席一個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本港現行的器官移植分配制度完全沒有改變,仍然是港器官港用,而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屬於第二層分配,只有在器官捐出後而香港沒有合適的受惠者,才會觸發跨境機制。此舉旨在善用資源,完成捐贈者崇高的大愛理念,救活另一個人。他鼓勵全香港市民繼續支持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   一同出席活動的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說,醫管局上周派員到內地考察,參觀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並與當地專家交流內地移植服務的最新發展。他指出,內地的系統相當完善,儲存全國需要輪候器官移植病人的資料,每當有人捐出器官,系統便會根據資料即時配對,他認為系統公平公正。   鄧耀鏗表示,無論從臨床技術、系統對接以至器官運輸流程而言,香港均絕對有能力完成跨境捐贈。他呼籲大家支持跨境器官捐贈機制,給予香港的末期器官衰竭病人多一點機會。   此外,盧寵茂今日在電視節目上強調,器官捐贈關乎病人生死,香港與內地不會停止商討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反之,在網上造謠作假、破壞器官捐贈、阻撓跨境互助機制的人應立即停止這種行徑。   對於中央名冊出現從未登記但成功取消申請的情況,盧寵茂承認系統有優化空間。然而,他指出,撇除此類個案,登記後取消申請者僅佔名冊上逾35萬個登記的0.8%,而同期新增登記逾5,000個,即錄得淨增長逾2,000個,反映市民支持器官捐贈。   衞生署指,政府正檢視中央名冊系統的登記和取消申請流程,經考慮個人私隱和身分核實認證等因素後,會適時更新系統及優化流程。   盧寵茂又提到,香港過去20年只有兩個肝臟因未能配對合適病人而捐贈到鄰近地區,相反內地每年約有1,000個器官沒有合適配對者。若兩地建立恆常的器官移植互助機制,香港受益機會將較大。   另外,基督教聯合醫院和屯門醫院的代表今日向傳媒分享器官捐贈聯絡工作的挑戰。基督教聯合醫院器官捐贈聯絡主任梁宇添表示,捐贈者家屬一向都不會知道受贈者的身份,因為捐贈之舉純粹出於愛心,他們的初心也只是想幫助別人,而非幫助特定人士。   屯門醫院器官捐贈聯絡主任張淑雯曾安排香港病人捐出的器官轉送外地移植。她引述捐贈者的丈夫指,最重要的是能夠幫

現代化養殖 漁業添動力

香港三面環海、水深港闊,漁業發展源遠流長,惟傳統木製魚排難抵浪急風高,僅可築於有天然屏障的水域小規模作業。社會進步,技術如是。政府引入先進養魚網箱技術,又開闢新魚類養殖區,為業界帶來升級轉型契機。 抗風抵浪  產能優秀   漁農自然護理署引入的新式鋼鐵桁架網箱能按需要升出海面或半潛海中,且因應香港水文環境設計,具抗風、抗流、抗波浪能力,較木製魚排耐用,壽命可達25年。   更重要的,是應用新技術可大大提升產能。以東龍洲的現代化海產養殖示範場為例,有效養殖水體容積約1.1萬立方米,每年可養殖300噸水產,產能遠高於傳統魚排。   香港現有26個魚類養殖區,大部分位於近岸水域。為推動漁業升級轉型,漁護署計劃增設黃竹角海、外塔門、大鵬灣和蒲台(東南)四區共約590 公頃面積為新魚類養殖區,全部位處水流較佳的開放水域,新式網箱將可大派用場。   規模增加,漁護署也為示範場引入現代化管理設備,實時監控、水質監測、自動投餌,以至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系統,一應俱全,對監察養殖魚類和海產健康、應對颱風等特殊情況均起重要作用。   持續發展  提質提量   提量,也講求提質。   理工大學未來食品研究院副院長郭穎軒指,研究顯示,在示範場養殖的魚營養足而脂肪少,生長速度、存活率都較在傳統魚排養殖好,其中一個原因是地點遠離岸邊,加上水流相對充足,魚的排泄物易被沖走,因此水質較佳。   在漁業持續發展基金資助下,理工大學在示範場進行推廣海產養殖現代化及可持續發展計劃,為傳統養殖戶和有意投身養殖業者提供課堂理論和實地實習訓練。   梅瀚文本身從事資訊科技業,早前有工作與養殖業有關,在好奇心驅使下參加計劃,成為學員。   抓住契機  投身漁業   他盛讚培訓理論實踐並重,理大和漁護署人員循循善誘,使他獲益良多,且有助增強業內人際網絡,終成功與同學自組公司,投身養殖業。   除負責管理和協助培訓,漁護署高級漁業主任(水產養殖)周永權說,署方人員日常也要在示範場負責簡單維修、養殖試驗等一系列工作,日曬雨淋在所難免,幸同僚從不計較抱怨,希望利用示範場讓業界和公眾了解現代化深海網箱養殖模式,令深海網箱養殖在本地持續發展。 http://dlvr.it/Spkr98

民政專員與區議員任期可以不同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民政事務專員的任期不一定要與區議員的任期一致,最重要是兩任專員交接順利。   麥美娟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過去區議會的地區工程歷時均橫跨數名專員任期,但工作仍能妥善完成,交接工作也有紀錄。   對於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的立法時間表,麥美娟希望在立法會休會前通過有關法例,讓政府有更多時間籌備區議會選舉。她相信選舉事務處、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的人員有籌備選舉的經驗,可克服困難和挑戰,民政事務專員也會在地區協助,讓選舉有序舉行。   就英國在「香港半年報告」關注區議會直選議員比例,麥美娟指出,前港英時期的區議會同樣沿用委任制。她說,重塑區議會制度能讓區議會的組成更多元,吸納不同年齡、職業和背景的人,幫助政府充分掌握民情民意。   她又表示,當局認為現時的方案最貼合香港社會需要,且能體現行政主導和提升地區治理效能,令市民安居樂業。   她強調,對於外國勢力造謠抹黑,特區政府不會理會,只會更堅定地完善地區治理工作。 http://dlvr.it/SpjM3R

遺體器官捐贈機制建基於利他原則

本港現行規管遺體器官捐獻、分配與移植的法例及機制乃按利他和效益兩大原則實行,市民可按個人意願在中央名冊加入或取消登記,但捐贈者和家屬不能指明或篩選受惠者,受惠者身分也不會事先向捐贈者家屬透露,以確保捐贈者和受惠者之間不會有利益關係,也不會出現歧視。   政府留意到近日互聯網上有少數人歪曲器官捐贈的利他奉獻精神,宣揚登記器官捐贈者應審視受惠者身分,甚至呼籲他人取消器官捐贈登記,醫務衞生局對此表示遺憾,呼籲市民繼續支持器官捐贈、挽救生命的大愛行為。    醫衞局與醫院管理局正參考去年兩地首次跨境器官捐贈移植個案的成功經驗,與內地探討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現時政府正考慮設立第二層互助分配機制,即當兩地任何一方有器官捐出但在本地沒有合適病人接受,便可跨境配對,讓兩地各自在沒有合適受贈者的情況下善用器官。   該局指,個別人士肆意貶損兩地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的積極意義,蔑視兩地同胞血濃於水、過往各種無私捐獻互助,以至內地無私捐贈器官挽救本港病人生命案例的事實,漠視兩地輪候器官病人的福祉,也曲解國家器官捐贈和移植的發展及分配制度。   政府指出,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獲得世界衞生組織和世界器官移植學會高度認可。   衞生署留意到近期中央名冊網站取消登記的數字不尋常。在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出現5,793個取消登記的申請,遠較過去數字為高,但當中超過一半根本從未登記或重複取消,2月份無效取消登記比率高達74%,不排除其意圖為擾亂中央名冊的代表性,增加政府人員行政負擔。政府譴責這種極不負責任的行徑。   所幸同期新增登記人數5,091人,中央名冊數字仍然錄得正增長。醫衞局與衞生署、醫管局會繼續致力與社區夥伴合作推廣器官捐贈,包括建立以機構為本的網絡,鼓勵市民在中央名冊登記;利用講座、研討會、電台、報章、互聯網、社交平台、宣傳品等途徑推行公眾教育等。 http://dlvr.it/SpPz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