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特首冀社福組織發揮凝聚力量

體育運動乃一國兩制極佳體現

尊敬的楊寧團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暨東京2020奧運會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團長)、盧新寧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劉光源特派員(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李江舟副署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鄭國躍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副司令員)、霍震霆會長(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各位教練、各位運動員、各位嘉賓:   大家晚上好!首先我謹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熱烈歡迎東京2020奧運會內地健兒代表團訪問香港。   受到全球疫情影響,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舉行,為運動員備戰造成極大挑戰。國家運動員成功克服種種困難,在東京奧運會展示極高的競技水平,取得38金、32銀、18銅的卓越成績。正如中央和國務院向國家隊奧運代表團發出的賀電所說,你們在賽事中勇於挑戰,超越自我,迸發出中國力量,表現出高昂鬥志、頑強作風、精湛技能,生動詮釋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香港市民和內地同胞一樣,都對你們的表現感到驕傲,都以身為中國人感到自豪。   我非常感謝國家體育總局接受特區政府邀請,帶領內地奧運運動員代表團訪問香港。事實上,自1997年回歸以來,每次四年一度的奧運會結束後,中央都安排國家奧運健兒訪港,讓香港市民一睹國家運動員的風采,感受他們獲獎的喜悅,並對國家取得的成就感到更親切、更自豪。相對過去幾次國家奧運運動員訪港,我認為今年意義特別重大。   首先,香港在過去兩年多經歷嚴峻的挑戰,但在中央一系列標本兼治的舉措下,香港已經克服挑戰,實現由亂及治的重大轉折,「一國兩制」重回正軌,迎來良好的局面。現在,香港更有條件加強與內地在各方面的交流,而中央對此也是大力支持,早前就安排一系列「時代精神耀香江」的活動,包括由國家傑出的航天科學家訪港,與學生交流,並向香港市民展出國家探月工程採集到的珍貴月球土壤,以及讓香港學生通過網絡連線的方式與當時在軌的神舟12號航天員天地對話,受到市民熱烈歡迎。這次國家奧運健兒訪港,再次體現中央對香港的關愛,肯定有助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加強香港市民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第二,香港特區政府今年首次斥資購入東京奧運的電視播映權,讓全港市民免費觀看賽事,社會的體育氛圍比過去更為熾熱。很多市民在十多天的奧運賽事中除了為香港運動員打氣外,也同時緊貼國家運動員的賽事,對國家的運動員很熟悉,也感到很親切。市民很希望有機會親眼一睹國家運動員的風采,所以對這次國家運動員訪港都感到特別興奮。由於內地及香港特區都正在積極抗疫,這次內地健兒訪港由於抗疫措施所限,我們不能安排更多香港市民與運動員有近距離接觸,而明天三場公開活動的門票是一票難求,開售當天已全部售出;但廣大市民仍可通過電視全程直播,欣賞運動員的體育示範和精彩演出。   第三,除了市民對國家運動員感到特別親切外,香港的運動員和國家運動員的聯繫都比過去更為緊密。今屆的東京奧運會,除了國家隊取得好成績,香港的運動員也奪得歷來最佳的一金、兩銀、三銅一共六面獎牌。體育運動是「一國兩制」的其中一項極佳體現,根據《基本法》的相關規定,香港特區以中國香港名義參加奧運會。國家和香港的運動員在賽場上是對手,但在賽場外有頻繁的交流。我們有教練來自內地,將內地的訓練經驗和技術帶來香港;不少香港運動員也會到內地集訓,和國家隊運動員切磋。我記得我們的乒乓球運動員都公開說過,他們在奧運會前跟國家隊集訓長達九個月,與國家運動員都很親近。在奧運會的頒獎儀式後,國家乒協主席劉國樑主動邀請香港運動員與國家運動員一起拿着國旗和區旗合照,我們的運動員都感到很窩心。這張人們稱為「勝利會師」的合照引起很大的迴響,我認為也是兩地運動員既是對手、又是朋友的最佳寫照。在奧運後,很多香港運動員,例如我們的單車和劍擊隊,都是馬上轉到內地繼續培訓,備戰全運會。我希望藉今天的機會,感謝國家體育總局多年來對香港運動員的支持。   國家和香港運動員今年取得優異成績,提升香港整個社會對運動的關注和熱情。我們會好好把握這個契機,全力推動香港體育發展。我在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一些改組政府架構的方向,其中一個提議是在政府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希望突顯我們對體育的重視,從頂層設計體育的未來發展,社會對此反應十分正面。我們也會在現有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的基礎上,推動香港體育發展邁向專業化和產業化。隨着啟德體育園在2023年落成啟用,以及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將可締造更多體育相關的多元發展,為青年以至為退役運動員提供就業和發展機會,我很歡迎國家運動員在退役後來香港發展,和我們分享你們的寶貴經驗。此外,粵港澳三地政府將共同承辦2025年第15屆全國運動會,香港特區政府會全力以赴,與中央有關部委、廣東省及澳門特區政府緊密合作,做好全運會的籌備工作,希望屆時各位運動員可以來香港比賽,進一步推動內地與香港的體育合作和交流,一同提升水平。   最後,我再次熱烈歡迎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訪港,預祝你們的訪問圓滿成功。我也祝在座各位身體健康,謝謝大家!   (以上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2月3日出席東京奧運會內地奧運健兒訪港歡迎晚宴的演辭)
http://dlvr.it/SDhK6R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香港科技園推動新一代教育創新 帶領教育科技初創企業參與學與教博覽2022

(香港,2022年12月7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帶領15間優秀教育科技初創企業參與學與教博覽2022(博覽會),透過展示新一代創新教學科技,協助學校和教師作好準備,應對全球混合學習模式。 作為亞洲最具規模的學習博覽,博覽會在政府持續推廣STEM教育以及學校與課程進行轉型的基礎上,增強香港作為區域教育樞紐的地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的支持下,博覽會是科技園公司一眾傑出企業家展示其學習與教學創新理念的理想平台,透過創新科技推動教育現代化,提升學生技能應對數碼經濟。 教育科技已成為教育轉型的一個基本要素,學生、教師與行政人員紛紛採用新工具、技術和知識以適應新的學習模式。根據國際市場情報研究公司Holon IQ的數據,2021年教育科技領域的集資金額錄得新高,全球風險投資公司共集資了208億美元,是2010年集資額的40倍,顯示教育科技界別正在蓬勃發展。 政府在2022-23年度的財政預算案,除了向教育界撥款1,119億港元,更鼓勵教育工作者探索新科技和開拓新課程,推動STEM教育以及提升教師的能力。參展的15間科技園初創企業組成強大陣容,希望能在本港學校以至教育界激發創新浪潮。科技園展館展示在科技園生態圈孕育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從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到元宇宙應用程式、3D打印技術和沉浸式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學習工具。 香港科技園公司創科培育及企業加速計劃總監王瑩表示:「科技園公司的目標是希望利用創新科技協助各行各業轉型及帶來增長。15間參與學與教博覽2022的初創企業展示它們的教育科技創新方案,向教育界示範轉型的路徑,推動整個教育界邁向現代化,携手共建未來。」 王瑩女士續指:「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吸引處於不同階段的優質創科企業及人才加入我們的計劃,把他們的構想轉化為商品或服務,並擴充他們的業務。我們深信教育科技企業可以憑借我們蓬勃發展的創科生態圈,以香港為跳板,進軍大灣區以至其他地區。」 目前約有25間從事教育科技相關的初創企業參與科技園公司創科培育計劃,為各級教育、生涯規劃,以至航空和建築等特定行業提供解決方案。科技園公司一直致力為科技初創企業提供支援,幫助初創企業加速科技研發,協助他們聯繫亞洲各地的教育界領袖,以至商業夥伴和業界推動者。今年博覽會更加入大灣區作活動主題,突顯為教育科技初創企業,以及香港作為區域教育樞紐而增加的發展機遇。

新智能身份證新一輪換領本月開始

入境事務處宣布,1983、1984、1987、1988年出生的香港居民須於本月19日至4月2日到智能身份證換領中心辦理換領新智能身份證手續。   換證安排適用於全港市民,不論是永久性居民或在本港就業、投資、居留或求學的非永久性居民,均須在指明期限內前往換證中心辦理換證手續。   合資格申請人可登入網站、使用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或致電24小時熱線2121 1234預約辦證。   入境處設有關愛安排,合資格申請人可攜同最多兩名65歲或以上親友和最多兩名殘疾人士一同換證。   查詢可致電2824 6111。 http://dlvr.it/SGYRfw

科技園公司公布「電梯募投比賽」準決賽全球入圍初創名單

(香港,2023年3月24日)— 香港向國際全面開放,由香港科技園公司 (科技園公司)主辦的國際初創盛事— 第七屆「電梯募投比賽」(EPiC 2023),公布準決賽入圍名單,比賽共接獲來自世界各地55個經濟體、618間初創隊伍報名參加,50間優秀隊伍脫穎而出,晉身決賽競逐冠軍寶座。 「電梯募投比賽」由驅動創新伙伴機構— 國泰(Cathay)、滙豐(HSBC)和MTR Lab全力支持, 科技園公司夥拍全球領先創新平台Plug & Play合作舉辦。今年決賽將於 2023 年 4 月 28 日(星期五)假全港最高建築物、環球貿易廣場(ICC)頂層舉行。這項獨特的年度國際盛事讓金融科技及房地產科技界別的中後期初創企業,可透過香港最大的創科生態圈,將業務版圖拓展至亞洲及更遠。 「電梯募投比賽」同時為初創企業提供最佳的平台,通過科技園公司涵蓋1,000+名投資者及 300+ 間企業夥伴的網絡,讓他們實踐商機。 今年,報名參加「電梯募投比賽」的海外隊伍佔四分三,而經濟體參與數目則創下2016年以來的新高,比例同樣為歷年新高。最後,來自14個經濟體的50隊初創隊伍將晉身準決賽。 相關50隊初創隊伍均有機會獲得由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所提供最高500萬美元的創投基金,以及拓展亞洲以至全球市場的支援,冠軍隊伍更有機會獲得高達九萬美元獎金。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電梯募投比賽』為年度備受矚目的國際旗艦盛事,今年參賽的經濟體數目錄得歷年新高,進一步展示香港作爲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優勢。香港是一個多元且具活力的城市,能吸引全球最優秀的企業家、投資者和企業創新者。『Grow Fast Go Beyond 』是今年盛事的主題,我們歡迎世界各地的人才來探索香港無限的投資和創新機遇。」 「電梯募投比賽」將於4月28日舉行決賽日,參賽隊伍將齊集在香港最高的建築物—環球貿易廣場頂層的地標「天際100」,在60 秒的電梯旅程中,向由投資者、企業家和商界領袖組成的評審團,推介其創新構思,競逐「電梯募投比賽」總冠軍的殊榮。 為增加公眾參與,科技園公司首次推出「我最喜愛隊伍」的公眾投票活動,讓大眾從50隊入圍的初創企業中投選最喜愛的募投短片。公眾投票現正於網站( epic-voting.hkstp.org )展開,截止日期為2023年4月28日中午1時(香港時間)。得票最高的隊伍將贏得1萬美